原本应该在去年就推向市场的理想i系列纯电SUV,终于在2025下半年上市了。
32.18到36.98万,理想i8的定价,和自家的同级增程SUV理想L8高度重叠,只是顶配版的价格稍微低了1万元。
MEGA的成败已有定论,但理想在纯电领域的业务,今年才算正式开启。理想i8这款车产品力如何,有没有可能改变当下高端纯电市场的格局呢?
01
理想i8姗姗来迟,市场上依然没有竞品?
虽然理想i系列的上市节奏,相较最初的计划已经推迟了很久,但如今i8进入市场后,却依然很难找到高度匹配的竞品。
首先是20万元以上的纯电市场,目前真正称得上爆款的,只有特斯拉和小米,而价格来到30万元以上,理想i8几乎就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了。有的只是来自不同阵营、不同品牌里,各种风格定位的失败案例……
展开剩余91%我们都知道MEGA的表现并不理想,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6月份售价30万元以上的纯电车型里,MEGA以2302辆排在了全行业第二,比它高的只有一款——蔚来ES6(4214辆)。在纯电MPV的细分市场中,更是没有对手。
当然,乐道L90和理想i8同属大尺寸的纯电6座SUV,但L90全线位于30万元内,且L90的尺寸已经来到了D级,比定位C级中大型的理想i8高了一级,严格意义上来说,乐道是在田忌赛马,两款车并不是尺寸级别和价格上直接的对手(虽然用户可能并不这么想)。
理想最直接的竞品,是不久后将要上市的特斯拉Model Y L。
这款车预计会和理想i8一样,全系标配双电机四驱,尺寸方面也更加接近,Model Y L的价格门槛预计会比理想i8高不少,但是理想i8主打的是35-37万的中高配,和Model Y L入门版的价格差距不会太大。
而在Model Y L上市前,理想i8最大的竞品,其实还是一众插混/增程动力的6座SUV,包括36.98万起售的问界M8、30.99万起售的领克900,以及理想自家价格重叠的L8,这些都会是理想i8绕不开的间接竞品。
02
理想i8的目标客户,到底是谁?
目前的市场现状表明,价格来到35万元以上,不论轿车、SUV还是MPV,纯电车型的受众群体都远不及插混或增程,即便是品牌力极强的鸿蒙智行,目前同款车型中增程版本的销量占比都远高于纯电。
需要注意的是,30万元以上PHEV车型销量远高于纯电,靠的并不是价格,50万级别的问界M9,纯电和增程版的价格差距并不大,但增程版的销量几乎是纯电版的10倍。
我们不敢说预算30万元以上的客户都不愿接受纯电,Model Y L上市后,就有可能成为新爆款。但是起码对于以增程起家的理想来说,纯电是理想要讲好的新故事。
我们尝试推理一下理想i8的目标群体:首先他们一定认可理想的品牌理念和产品风格,也就是关注智能化、大空间、舒适性和实用性。
而对于这样的群体,目前理想的L系列基本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,那么,i8有什么特点可以让他们放弃L系列?
首先是造型,理想L系列一直是沉稳、大气、中庸的风格,造型说不上特别亮眼,但很符合目标客户的审美。不过对于部分客户来说,L系列有一个问题,就是“奶爸味太重”,外观上几乎没有个性化、时尚化的表达。
理想i8则明显不同,它的车体介于SUV和MPV之间,比例修长、线条流畅,某些角度甚至有旅行车的气质。这种和L系列的差异化,就可能会为理想吸引到一些新的客户。
当然,舒适、家用依然是i8的内核。虽然车身高度相对低矮,也有溜背设计,但得益于纯电平台更好的空间利用率,i8的二三排整体空间,已经能看齐高一级别的理想L9。
价格方面,i8和L8看齐,但是L8的三排空间是相对局促的,尤其是领克900、问界M8等更大尺寸的车型上市后,L8在同价位里的空间短板就会更加凸显。
在理想的产品体系内,想要更宽裕的空间,L9的门槛就来到了40万元,如果空间是刚需、且预算有限,那么35万元左右预算的消费者,就很可能会转向问界M8、领克900等其它品牌。
而i8的出现就给了这些客户一个新选择,虽然纯电动力可能不是优势,但只要不是完全拒绝纯电,那么i8就是目前空间、舒适、智能化等综合表现,最突出的纯电车型之一。
新颖的造型设计,越级的空间和舒适性,再加上相对较低的价格门槛,是理想i8相较理想L系列乃至其它品牌竞品的核心亮点。
聊透这些,我们也就知道这款车的目标群体是谁了。
03
理想i8综合竞争力如何?
关于产品力和性价比,目前理想i8没有可以直接对比的竞品,但我们可以通过同价位的其它类车型的对比,看看i8这款车的综合竞争力。
尺寸&空间
理想i8整体尺寸和L8相当,是一台标准的C级车,整体比蔚来ES8略小、比唐L EV略大;而未来的主要竞品Model Y L,车身明显比理想i8短了10公分以上;至于新车乐道L90,则比理想i8大了半个级别。
不过因为理想i8采用了和MEGA类似的设计风格,前舱非常短,很像一台MPV,所以为后面的乘客舱留下了更多的发挥空间,整体乘坐空间基本能看齐5.2米级的D级SUV。
由此可以推测,Model Y L的空间表现大概率是不及理想i8的,而40万以内的车型里,基本只有小鹏X9这样的MPV会在空间方面有明显的优势。
动力&续航
理想i8坚持了标配双电机四驱,总计544马力的参数,已经超过了理想L8。续航方面,i8分为670公里和720公里两个版本,差距并不大,但是入门版采用的是欣旺达电芯,中高配均为宁德时代电芯,这点会成为消费者在选择配置时的关键考量因素。
目前处于预售期间的问界M8纯电版,起步预售价高达39.8万,入门版依然是单电机后驱,双电机版本门槛为41.8万,较理想i8高了近10万,即便正式上市时价格有所下调,问界M8后驱版的起步价预计依然会比理想i8的顶配高不少,两款车在价格上基本没有重叠。
但是对比增程版的话,6座版的问界M8就标配了双电机,起步价36.98万,和理想i8顶配重合,考虑到目前问界品牌强劲的势头,M8增程版可能会对理想i8造成不小的压力。
乐道L90起步价26.58万元,但这是单电机后驱的价格,且起步续航里程605公里,顶配四驱版的续航为570公里,和理想i8都有不小的差距。相比而言,i8的用户气质会更为年轻和极客,L90是更家用的选择。
看似两拨拥趸在舆论场上打得厉害,但实际上用户客群可能重叠性并不是很高。
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竞品是领克900,其目前终端已经有2万元的优惠,标配双电机的情况下,起步价只有28.99万,双电机最高配的价格也只有34.69万。尺寸大一级别的前提下,领克900售价全面低于理想i8,性价比的差距,已经大到足以影响消费者在品牌之间的选择了。
辅助驾驶
来到30万这个价位,类似气囊这种被动安全配置都不用多说了,各款车型基本都全系拉满,更大的差异还是体现在辅助驾驶方面。
理想i8和L8一样,都是起步采用地平线征程6M的智驾芯片,算力128 TOPS,虽然标配激光雷达,但基本只支持高/快路工况的NOA,以及有限的部分城区道路辅助驾驶,定位类似比亚迪在20万元以下的天神之眼C。
而中配和高配,都采用了700 TOPS算力的Thor-U芯片,配合理想最新的VLA司机大模型,辅助驾驶的实际体验基本保持在第一梯队,这点也是理想i8相较领克、腾势、乐道等品牌竞品的核心优势。
至于其它车型,和理想i8站在同一梯队的小鹏X9和问界M8增程版,各自在36、37万价位具备高阶辅助驾驶能力,这点和34.98万的理想i8中配相比,已经非常接近。领克900虽然也在中高配采用了Thor芯片,但目前领克在辅助驾驶方面的表现依然有明显差距,辅助驾驶也并不是领克900客户重点在意的地方。
至于乐道L90,辅助驾驶的软硬件都不占优势,芯片是254 TOPS的单颗Orin-X,没有配备激光雷达,明显没有打算把高阶智驾当做主要卖点。
座舱配置
常规的座舱配置方面,理想i8全系标配全车电吸门、隔音玻璃、电动方向盘、HUD等,基本和理想L8保持一致,最大的一个差别,是理想i8顶配上的后排娱乐屏,从L8的15.7英寸扩大到了21.4英寸,和小鹏X9相当。
不过,领克900从31.69万的配置就已经配上了30英寸的后排娱乐屏。门槛低很多,尺寸大很多,这个最初是理想卖点的配置,如今已经有点落后于行业一线水平了。
最关键的舒适性配置方面,双腔空悬在i8上依然标配,同时前、中、后排的座椅加热为标配,一二排另外标配通风和按摩,这些和L8相同。
不同的是,理想i8终于在后排配上了一个零重力座椅,这是理想L9都一直缺少的配置,另外车载冰箱从34.98万的中配开始出现。
乐道L90从中配配备空气悬架,座椅舒适配置和i8相似,二排右侧的零重力座椅在高配上配备,但是全系标配了23扬声器和车载音响。
相较之下,这几款车里性价比最高的,还是领克900,它的第三排除了标配加热外,同时标配了按摩,但零重力座椅的门槛也高,只给到了顶配。
04
第三方观察总结
理想i8的定价和配置水平,可以说都在预料之中,如果单看理想的话,采用纯电动力、级别相当的i8,价格不可能低于L8,但现在的问题是,理想L8、L9最近的销量都不太“理想”。
今年6月份,理想上险量3.6万辆,其中L8、L9的销量都不到5000,而上市不久的领克900,当月销量已经超过5000辆,问界M8更是飙到了2万辆。
上面我们分析过,理想需要在i8和L8之间寻找平衡,那么i8就不能给出更激进的价格。就目前的配置和价格策略来看,或许理想自己对于i8这款车,也并没有想象中那样过高的期待。
乐道L90把全系价格都控制在了30万元以内,实际上也为“30万元以上纯电市场”让出了一个独立细分空间。因此可以乐观地讲:
i8只要能努努力超过蔚来ES6,就可以在Model Y L上市之前,冠名为“30万元以上最畅销的纯电车型”。
(END)
发布于:四川省亚金配资-股票网上配资平-如何带杠杆炒股-股市场外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